为什么香港的教育体系成为了内地家长的新宠
为什么香港的教育体系成为了内地家长的新宠?
众所周知,中产家庭是社会进步的关键支柱,他们不仅具备相应的经济能力,还有一定的社会地位。然而,在教育选择方面,面对纷繁复杂的信息和丰富多样的课程,他们常常感到迷茫。
不过,当前社会的教育趋势正在发生变化,传统的应试教育已不足以满足孩子们全面发展的需求。因此,一些中产家庭急需寻找一种更为明智的教育路径。
近年来,内地中产家庭掀起了一股赴港教育热潮,香港高校逐渐成为内地学生的热门选项。
根据香港大学2023-2024学年的在校生数据,中国内地本科生人数达到3,180人,比上一年度增加10%以上,占非本地学生总数的63.4%。若将研究生计算在内,内地生比例高达84.3%。简单来说,10个非本地生中有8个来自内地。
此外,香港考评局数据显示,2024年中学文凭试(DSE)的内地考生人数激增至1400人,相比往年最多400人的规模翻了几倍。这些考生大多来自国际学校、港人子弟学校,或是通过自学备考。
与此同时,自2022年底香港推出新的输入人才机制以来,已吸引38万份申请,16万人才携家人抵港。甚至连斯诺克名将奥沙利文也通过“优才计划”成为香港居民。
香港身份对子女教育优势:
1、有香港身份可享受15年免费义务教育
通过家长申请香港身份而作为受养人同步获批签证的子女,可以在香港享受15年免费义务教育,这些孩子到港后,通过香港教育局统一招生办法入读香港的官立、资助学校,可以免学费,如果孩子从幼稚园开始读书,可以一直免费读到高中毕业。
2、海外读大学:300+学校承认“香港高考”成绩
拥有香港身份可以在香港读中小学,后期参加“香港高考”也就是DSE考试就方便很多,DSE考试成绩不仅受香港本地大学承认,而且也受内地和海外众多高校承认,据不完全统计,可以通过DSE考试成绩报读的海外高校超过300所,其中不乏剑桥大学、纽约大学、耶鲁大学等世界名校。
3、内地读大学:港籍生竞争没那么激烈
如果有香港永居身份的孩子,可以凭借DSE考试成绩报读内地132所高校,其中不乏985、211名校,DSE考试的优势的报考人数远低于内地高考,竞争度远远低于内地高考,孩子如果参加DSE考试,压力没那么大,照样可以报考内地名校!
正因为这些教育优势,严重冲击了香港本地学生的升学率,矛盾就此诞生。
香港居民可能从未预料到,尽管香港与内地在教育制度、学制和教学内容上存在差异,但“高考移民”现象竟然也会影响到他们。
香港的本地大学对本地学生非常优惠,每年都会提供15000个固定学额,不仅在录取上有优先权,学费也相对低得多。
例如,以香港大学为例,本地学生的学费仅需4.45万港币,而非本地学生则需要19.8万至21.8万港币,几乎是本地学生的五倍。
按照目前的政策,如果内地家长通过人才引进计划拿了香港身份,然后添加孩子为受养人,让孩子在18岁之前拿到受养人签证,那么即使还未永居,也算是香港本地生。
香港DSE是不限户籍、国籍的国际考试,且DSE考试没有强制要求考生必须在香港就读,香港本地家长认为相当一部分新移民为了孩子能避开国内残酷的高考竞争,以更有优势的香港本地生身份去考取名校,一直在香港读书的本地生名校学额就受到了挤压和抢占。
可以说是严重冲击了香港本地学生的升学率,矛盾就此诞生。
于是前段时间【一封DSE乱象投诉信】传得沸沸扬扬:控诉大量内地人才不来港作贡献,却让子女来港抢占DSE考取香港名校和好专业。
香港本地家长觉得“太不公平了!”。
更让很多家长惊讶的是,在这份投诉信里竟然说在内地上DSE补习班,考取香港三大的比便高达84%,远比本港家长们拼尽心血和金钱才挤破脑袋进去的名校录取率都高。
并举例说明在内地高中生转换DSE考试赛道很容易,原本二本成绩的学习凭借补习班,竟能考取香港的牙科!
这谁还能坐得住?
港府的效率十分高效,24日的立法会上教育局副局长就对此事做出了及时回应:
那么此事件后续会如何?暂时还不知道,趁着政策利好,赶紧规划吧。
但如果有漏洞,相信以港府的严谨肯定会有一系列限制,但从过去各项人才引进数据来看,在本港读书最终留下来为港做贡献的人群比例最高,这些从学生阶段就来港,更容易融入香港社会的年轻人肯定受欢迎,在此,我们建议为了子女教育申请香港身份的朋友抓紧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