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永居 9成申请者忽视的10大加分秘诀
香港政务司司长陈国基宣布,截至今年2月底,香港的人才入境计划已收到超25万份申请,其中约16万份已获批准,吸引了超过10万名人才赴港,其中内地居民占比高达86%,具体人数为5.7万。
然而获取香港身份仅是初步成功,后续的续签与转为永久居民才是真正的挑战。港府于2023年12月公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入境申请人数为43000,但至2022年,仅有5300人满足七年居住要求获得永久居民身份,成功率仅为12%。
对于众多因工作、家庭等因素难以长期留港的人才而言,转为永久居民的征途更为艰难,需要历经七年的漫长等待与努力。
01香港转永居的条件
欲取得香港永久居民身份,申请者需达成三项关键要求??
1、必须持有有效签证并连续维持七年;
2、需证实这七年间与香港保持常态性的居住联系;还需展现对香港的贡献,涵盖就业、学业或建立家庭等方面。
3、若在此七年间有任何连续180天的离港记录,入境事务处将要求申请人提供正当说明,若无法提供充分证据支持,其申请或将遭遇阻碍。
02转永居的关键节点
若您的香港居留期限即将届满七年或已满七年,且有意愿转为香港永久居民,则需倍加谨慎对待。
尽管转永居没有明确规定七年连续居住,但每年的在港居住天数需达到一定标准,即每年累计至少180天,此天数可分散于全年,无需连续,但每年必须达标。第一年、第六年及第七年在港居住对提升永居获批几率尤为关键。
签注的有效管理同样重要,需确保在六个月内有效且避免断签。申请永居时,需申报是否有连续六个月以上离港记录。若无合理解释或证明文件支持长期离港情况,可能被视为不符合通常居住要求,进而影响永居申请。断签亦属严重问题,可能导致申请被拒或需重新累计居住时间。
拥有香港强积金记录,体现了您在港的工作或经济贡献,这也是评估的重要因素之一。
上述三点对于成功转永居至关重要,但还需做好两项准备工作??
一是全面搜集在港期间的各类证据资料,包括但不限于入境记录、消费与银行账户流水、住房及纳税证明、工作证明、保险缴费凭证等,务必确保资料真实无误,香港审核严谨,虚假信息将无所遁形;
二是充分准备补件应对,若收到永居补件通知,需高度重视,即便补件过程繁琐,亦需严格按照要求执行。一份详尽且真实的补件材料及不在港情况说明信,将有效提升您的获批几率。
03转永居的十个加分项
针对那些不常居港却满足其他条件,处于“永居审批边缘”的申请者,可通过以下“加分策略”来提升获批可能性。
具体包括:
1、使用个人实名认证的香港电话卡,并妥善保存通讯账单,作为在港联系的直接证据;
2、提供在港租房合同、水电缴费单据或房产购置文件,证明居住稳定性;
3、在香港开设银行账户及信用卡,保留消费与交易记录,展现经济活动的连续性;
4、若受养人在港学习或生活,其相关证明对申请大有裨益;
5、购买香港保险,作为与香港建立长期联系的又一力证;
6、在香港注册并实际运营公司,体现对香港经济的贡献;
7、子女在港参与培训、夏令营等活动的记录,也是生活融入的体现;
8、加入香港社团或协会,积极参与活动,增强社会归属感;
9、投身义工服务或公益活动,展现对香港社会的正面贡献;
10、撰写一封诚恳的解释信,详细说明不常居港的原因及对香港的深厚情感。
简而言之,与香港建立的联系越广泛、越深入,就越能为你的永居申请增添分量,即便在争取过程中,也能让你更加自信有力!